小寒節氣養生小常識:補氣爲主 內外保暖 提高耐寒能力

本文已影響1.36W人 

2018年1月5日,正式進入小寒節氣。小寒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這就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那麼在小雪節氣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小寒節氣養生小常識:補氣爲主 內外保暖 提高耐寒能力

小寒養生寶典

1、飲食:補氣養血

小寒節氣後養腎陽仍要合理進補,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小寒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爲宜。常用補藥有人蔘、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常選擇羊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水果有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山楂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

2、起居:內外保暖

小寒時節,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處於高發期,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氣寒冷。此時容易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防病:嚴防血管病和風溼病

人在吸入冷空氣後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隨之增大,血壓逐漸升高,進而特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於往年,人們只要重視寒邪就行,而今年冬季特別寒冷,面對天氣的顯著變化,人們不僅要重視寒邪,還應該重視溼邪。

4、驅寒:中藥泡腳

中醫認爲,“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於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後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5、運動:提高耐寒能力

小寒節氣正處於“二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

尤其對於未成年人,適當的戶外體育鍛煉對提高其耐寒力和免疫力都非常有幫助。小寒鍛鍊,無論小孩、中老年人還是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鍊的方式和方法。可每週參加2~3次的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

小寒時節養生食譜

1、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爲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溫中補血、祛寒強身,適用於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羣。

2、首烏煲雞蛋

材料:雞蛋2個,何首烏30克,山楂15克,陳皮6克,醬油、八角、精鹽、白糖、山薑片各適量。

做法:將雞蛋、醬油、精鹽、八角、白糖、生薑片一併投入砂鍋中,文火煮沸20分鐘,取出雞蛋,浸泡於冷水中,剝去蛋殼,再將去殼的雞蛋放入砂鍋中,煮沸約15分鐘,除藥渣即成。

功效:健脾益腎,益氣養血,適用於腸燥便祕、鬚髮早白、腰膝痠軟等人羣。

3、胡桃仁餅

材料: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麪粉25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胡桃仁打爲碎末,與麪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爲薄餅食用。

功效:補腎禦寒、潤腸通便,適用於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乾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羣。

4、遠志棗仁粥

材料:遠志10克,酸棗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遠志、棗仁、粳米洗淨。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後放入遠志、棗仁,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安神。(華龍網整理)

原標題:小寒養生 補氣爲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