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手段幫你防預頸椎疾病

本文已影響9.69K人 

手段一:正確的休息

五手段幫你防預頸椎疾病

睡眠時人體組織處於放鬆的非戒備保護狀態,不能主動採取保護姿勢以規避慢性損傷,加之睡眠時是骨質增生的活躍時間段,因此當在防治方法之首。

頸椎病患者的睡眠體位

一個良好的睡眠體位,既要維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又應使患者感到舒適,這就要求我們在睡眠時應該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因此,專家建議最好採取側臥或仰臥,不可俯臥。

頸椎病人如何選擇合適的枕頭

很多人從字面理解枕頭應該是枕着頭部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枕頭正確的受力面(或扶託處)應該對應的是頸椎,而不應該是頭部。科學的枕頭設計應順應頸椎的生理解剖結構,否則只會損傷頸椎,因此,枕頭的外形和質地的設計對頸椎的預防及治療很重要。

(1)枕頭的長度:一般來說長度有40cm~60cm即可。它可確保在睡眠體位變化時,始終能支撐頸椎;

(2)枕頭的外形設計:近年來,隨着人體工學的發展,健康專家又設計出了多款更符合人體工學的“頸椎修復枕”,其中如下兩款設計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3)枕頭的高度:俗話說高枕無憂,其實不然,高枕使頸椎過於前曲,頸部軟組織過度緊張、疲勞,易發生落枕;同時,過高的枕頭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尤爲不利。反之,有人喜歡無枕睡眠或者枕頭過低,這樣也不好,頸椎容易處於懸空狀態,並且下顎會因此向上擡,容易張口呼吸、打鼾。

(4)枕頭枕芯的材質:枕芯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氣性外。目前國際健康行業有一種新材料枕頭,是以一種膠狀高分子材料內置(複合型高密度聚醚型聚氨酯),具有粘彈特性,可隨頭頸位置的改變,自動發生形變,隨時保持與頸部緊密結合的位置,特別是能固定頭部,不讓頭滑落造成“落枕”。

手段二:正確的運動

這裏所講的運動,包括靜力態與動力態的運動。

靜力態的運動:如站、坐的姿勢必須保持頸胸腰背的生理狀態,因爲脊柱的生物力學平衡態必須體現於正面觀的脊柱直立狀態和側面觀的正常的生理弧度,這是脊柱的生物力學平衡態,任何脊柱正面觀的非直立狀態和側面觀的異常的生理弧度必然造成脊柱的生物力學失平衡態,這是脊柱退變的重要病因。

在站、坐的姿勢中,我們可再細分爲沒有背部、頸部扶託的情況,和有扶託的情況(如座椅靠背、後牆等),生物力學研究認爲:在沒有背部、頸部扶託的情況下,筆直的坐姿對脊柱的壓力最小;在背部、頸部有扶託情況下,後傾的姿勢更能減少頸背部壓力。

動力態的運動:對於已有嚴重頸椎病的患者,首選做原地操,如廣播操、頸椎保健操等。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做適當的跑步、步行等運動。對於僅有輕微頸椎痛楚的人羣,可進行遊泳、放風箏、柔軟體操等各種有利於頸椎壓力釋放運動。

手段三:正規的非手術治療

如牽引、推拿、理療、熱敷、鍼灸(現在很難說是非手術治療,因爲金針進入人體),等等,以上各項治療中特別是推拿、鍼灸等手段均需要在正規的醫院進行。

頸椎牽引療法

頸椎牽引療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較爲有效。對於其他類型的頸椎病,如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頸椎病,以及僅有軟組織炎症和骨退行性改變的頸椎病、肌肉痙攣的患者,牽引效果一般都不太明顯。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特別是脊髓受壓較明顯者或頸椎不穩定者不宜採用牽引治療,力量不當甚至會加重症狀。

頸椎牽引的作用機制是:

-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

-解除頸部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

-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和,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也可能得以鬆解。

-緩衝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壓力,並有力於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

-使扭曲於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張。

-牽引被嵌頓的小關節滑膜。

熱敷

熱敷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本法可用專用熱敷袋、或熱毛巾、熱水袋等局部外敷。但要注意的是,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也是較爲有效和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作用機制爲:

- 消除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爲炎症水腫。

- 改善脊髓、神經根及頸部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

- 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增強頸椎牽引效果,並改善頸部軟組織血液循環。

- 延緩或減輕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的鈣化和骨化過程。

- 增強肌肉張力,改善小關節功能。

- 改善全身鈣磷代謝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其方法有:

1. 離子導入療法:應用直流電導入各種中西藥物(鹽酸普羅卡因、碘化鉀、陳醋、冰醋酸、威靈仙等)治療頸椎病,有一定治療效果。

2. 高頻電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療法,通過其深部電熱作用,改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循環,以利其功能的恢復。

3. 石蠟療法:利用加熱後的石蠟敷貼於患處,組織受熱後,局部血管擴張,循環加速,細胞通透性增加,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散,血腫吸收。

4. 其它:如冰醋酸,其它中藥導入,電興奮治療機等,在減輕頸椎病的症狀方面都有一定效果。

推拿療法

按摩、推拿療法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爲有效有治療措施。其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爲:

- 疏通脈絡,止痛止麻。

- 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復椎體滑脫,解除神經壓迫。

- 鬆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緩解症狀。

- 緩解肌肉緊張,恢復頸椎活動。

- 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可以減輕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直和關節畸形。

圍領及頸託

圍領和頸託均可起到制動的保護頸椎,減少神經的磨損,減輕椎間關節創傷性反應,並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退和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作用。

圍領和頸託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患者,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尤其對頸椎間盤突出症,交感神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者更爲合適。圍領應用較廣,因其製作較簡單,用普通硬紙板按頸部的高度和周徑剪裁成帶狀,其外面套以針織物品,兩端按裝接成布帶即可製成。白天戴上,休息時可除去。頸託製作較複雜。一般頸椎病患者應用較少。

長期應用頸託和圍領可以引起頸背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穿戴時間不可過久,且在應用期間要經常進行醫療體育鍛煉。在症狀逐漸減輕後,要及時除去圍領及頸託,加強肌肉鍛鍊。

手段四:藥物治療

藥物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常用的藥物有:

解熱鎮痛劑:疼痛嚴重者可口服阿斯匹林、消炎痛、炎痛靜、強筋鬆、抗炎靈等。

擴張血管藥物:如菸草酸、血管舒緩素、地巴唑等,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給。

解痙類藥物:如安坦片、苯妥英鈉等藥,可解除肌肉痙攣,適用於肌張力增高,並有嚴重陣攣者。

營養和調節神經系統的藥物:常用的有谷維素、刺五加糖衣片,健腦合劑,硃砂安神丸、柏子養心丸等,可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有助於神經變性的恢復。

手段五:手術治療

經過正規的非手術治療確實無效,且病情不斷加重,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同時,對不同類型的頸椎病來說,是否手術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一般認爲,大部分病人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而在脊髓型頸椎病的早期、手術前的準備時期以及手術後的康復時期,採取諸如臥牀休息、中西藥物治療、頸圍領頸部制動、理療等非手術的治療方法是有必要的,某些病人也可使用適當的頸部牽引治療。這些非手術療法可以延緩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對於術後康復的病人,有利於功能的恢復以及緩解手術部位的疼痛、麻木、僵硬等局部症狀。一般認爲脊髓型頸椎病禁忌按摩及手法治療。我們在臨牀上可以見到,有相當一部分脊髓型頸椎病的病人,因接受手法推拿按摩,特別是重手法的頸部推拿治療後,病人症狀可以加重以致四肢完全癱瘓,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也難以恢復到比較良好的狀態。

而對於除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絕大部分採取非手術保守治療可以獲得明顯的治療效果,達到病情的緩解以至痊癒。而對於病情嚴重、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效的神經根型、交感型以及椎動脈型頸椎病,必要時也可手術治療,可望獲得很好的療效。

特別提醒

儘管頸椎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防治依然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可以抓住主要病因,以及主要病因中權重極大的部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頸椎病的主要外因是慢性損傷,也就是說,不正確的姿勢、不健康的習慣,以及不科學的枕頭等是極大的外因,必須加以解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立竿見影地、有遠期療效地防治頸椎病。對於大多數頸椎病人來講,抓住第一、二步以後,頸椎病就可能不發或少發、輕發。倘若僅僅開展第三、四、五步的治療方法,而不重視第一、二步的方法,則往往陷入一邊治病一邊生病、事倍功半的結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