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分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本文已影響2.77K人 

大便出血,這是很多人常遇到的問題。不少人認爲這僅僅是小問題,要麼是上火引起,要麼就是痔瘡,忍忍或者用點藥就可以了,沒必要“大動干戈”。殊不知,便血背後的“真兇”並不簡單,甚至還有癌症的“參與”。專家提醒,便血不是小問題,痔瘡、肛裂、腸炎、大腸息肉、大腸癌等疾病的表現症狀均爲便血,因此多次便血需做腸鏡檢查查明原因,避免延誤病情。

怎麼區分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A

小心是大腸癌僞裝成痔瘡

47歲的吳先生經常出現大便出血,已經持續了1年多,但是他認爲是因爲痔瘡所引起,於是平時經常使用痔瘡栓等藥物,用藥治療便血癥狀時有時無,看似有些效果。然而,近1個多月,便血持續不斷,伴有腹痛,這才慌忙到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爲直腸癌。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李春生告訴記者,在生活中,便血是一種常見的現象,70%以上的人都曾出現過便血,不過,很多人將便血當成一個小問題,認爲是上火或者痔瘡引起。

“在肛腸門診中,很多患者對便血的症狀並不重視,認爲忍忍或者用些痔瘡類的藥物就可以解決了。殊不知,便血背後由多種疾病引起,最嚴重的就是大腸癌,所以必須查明原因,避免造成嚴重的後果。”李春生說。

據介紹,痔瘡、肛裂、腸炎、大腸息肉、大腸癌等疾病均表現爲便血。從嬰幼兒到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現便血的症狀。一般而言,嬰幼兒的便血是由肛裂、大腸息肉所引起;青年人的便血是由肛裂、痔瘡、大腸息肉、腸炎等引起;而中年人到老年人的便血則是由肛裂、痔瘡、大腸息肉、腸炎、大腸癌等引起。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就是便血,沒有其它不適感,僞裝性很強,所以很多患者以爲是痔瘡,沒有及時進行檢查,等到情況嚴重了纔到醫院就診,這時往往都已經是中晚期了,所以市民對便血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假如多次出現便血,需進行腸鏡檢查,查明‘真相’,並做相應的治療。”李春生強調說。

據悉,大腸癌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和治療,治癒率高,而在腸道疾病的檢查中,腸鏡檢查是腸道疾病最終確診的“金標準”。

“45歲以上的人羣假如出現了便血需尤爲警惕,因爲45歲以上人羣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羣。建議45歲以上者,每3-5年要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李春生說,近年來大腸癌處於增長的態勢,這主要與人們的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飲食有關。

需要警惕的是,便血有時不僅僅單由一種疾病導致,有些痔瘡患者的便血久治不愈,則需警惕背後還有第二“兇手”——大腸癌。李春生提醒說,痔瘡患者的便血假如反覆出現,需進一步檢查,排除大腸癌。

B

預防便血有妙招

如何預防便血呢?對此,李春生建議:

首先要及時治療肛腸疾病及大腸炎症,如發現有痔瘡、肛裂、腸炎、大腸息肉等疾病時要及早治療。

其次加強體育鍛煉,比如可以去戶外散散步、打打太極拳等,也可以做一下自我收肛運動,每日1-2次,每次3-5分鐘,這樣可以增加血液循環,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道蠕動,減少盆腔出血,同時也能起到促進大便排泄的作用,由此可預防痔瘡的發生。

另外,要防止便祕,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在每天早晨短時間的排便習慣(一般不要超過5分鐘),日常應多吃水果及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絲瓜、白菜、菠菜等,能增加大便容積,促進腸蠕動,進而預防便祕。

最後,要在飲食方面多加註意,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胡椒和酒類等,因爲這些不僅對胃腸有刺激,也會導致直腸肛門血管充血、擴張、排便時疼痛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