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可有效預防婦科癌

本文已影響2.05W人 

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改變等原因,婦科腫瘤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並呈現低齡化趨勢。3月2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高敏在醫院健康講堂上向大家介紹了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病因以及早期篩查手段。

體檢可有效預防婦科癌

子宮內膜癌

六成患者合併三高

人的衰老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如果女性在絕經後陰道出血,則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徵兆。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歲以後的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最初表現是少量、間歇性出血,有時僅內褲上有少量血跡。病變晚期出血量超過既往月經量,甚至造成貧血。未絕經者可出現月經間期出血、出血時間延長、月經量增加等。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或孕激素水平不足有關。雌激素能令子宮內膜的上皮細胞增生,孕激素則可對抗這一作用,使內膜定期脫落。而肥胖者的雌激素水平高,從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糖尿病、高血壓雖與子宮內膜癌無直接關係,但患者往往會合並雌、孕激素分泌異常,容易使子宮內膜發生癌變。因此,子宮內膜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60%—7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合併三高。

當出現絕經後陰道出血或圍絕經期月經紊亂症狀時,就要懷疑子宮內膜癌了。分段診斷性刮宮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刮出物做病理檢查,早期檢出率可達75%。隨着內窺鏡技術的發展,宮腔鏡也開始用於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和分期,特別是對病變較小的早期內膜癌,可用內窺鏡所帶器械直接取出做活檢,提高診斷準確性。

宮頸癌

剛成年時要防感染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13萬例,佔世界新發病例總數的1/5。宮頸癌與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關,該病毒感染的高發年齡爲20—25歲,因此造成了宮頸癌發病年齡提前的現象。

宮頸癌還與女性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關係,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女性第一次性生活的平均年齡爲18.6歲,而過早開始性生活會對女性宮頸造成損傷,導致自我保護能力下降,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更容易患上宮頸癌。

宮頸癌最常見的早期跡象是接觸性出血和分泌物異常。約70%—80%的宮頸癌患者表現爲性交後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但常被誤認爲是用力不當造成的。75%—85%的患者有陰道分泌物增多現象,具體表現爲白帶增多,伴有異味和顏色變化。尤其是絕經後患者出現白帶量增多,且白帶爲黏性或血性的,都是宮頸癌的早期症狀。   與婦科病高發、年輕化現象形成對比的是,來醫院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的人很少。宮頸癌早期沒有特徵,自己很難發現,患者往往在出血等症狀出現三個月後纔來就診,此時已有2/3爲晚期。因此,初次發生性行爲一年後或25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體檢一次;若連續3年查體沒有異常,則可改爲每3年體檢一次。“三階梯”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宮頸癌早期篩查手段,即宮頸塗片→陰道鏡→活檢。1.宮頸塗片:目前採用的液基薄層法比過去的巴氏分類法準確性高,能保存90%的宮頸刮片細胞,並可自動閱片,檢出率可達80%。若聯合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可篩查出90%的宮頸癌。2.陰道鏡:如果塗片可疑,可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並選擇病變部位進行活組織檢查,以提高診斷率。3.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是確診宮頸癌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

卵巢癌

不孕不育最需警惕

現代社會,晚婚晚育成爲潮流,許多女性甚至不想要孩子。但是,不孕、不育以及晚育都可能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機率。

妊娠期間,女性卵巢會停止排卵,因此生育對卵巢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而不生育或晚育的女性每個月都會排卵,排卵會對卵巢造成一定損傷,身體會產生新細胞修復受損部位,新細胞在產生過程中可能發生癌變。研究表明,女性最好在25—30歲左右生育,能夠有效預防卵巢癌。

卵巢癌在婦科腫瘤中的發病率位居第二,但其病死率比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都高,對生命的威脅最大。卵巢深藏盆腔,只有杏仁大小,是非常小的器官,一般很難摸到。因此,卵巢癌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以致70%的首診卵巢癌患者已有腹水,堪稱“無聲殺手”。卵巢癌的治療效果也並不好。目前,臨牀常用卡鉑加紫杉醇聯合化療,但複發率較高,且復發後換藥治療效果差。因此,卵巢癌是一種既難早期發現,又很難治的婦科腫瘤。

由於卵巢癌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因此,4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出現慢性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症狀,及長時間的卵巢功能障礙,如月經不調或絕經後陰道流血,則應提高警惕。定期做婦科檢查是早期發現卵巢癌的唯一途徑。一般來說,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羣最好半年做一次檢查,無家族史的女性也需每年做一次婦科查體。卵巢癌的早期篩查法是盆腔超聲檢查與抽血檢查腫瘤標誌物(如CA125)相結合,檢出率達60%—70%。如果發現異常就要跟蹤觀察,每個月都要檢查一次腫瘤標誌物,如果水平持續增高,就要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