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膝骨關節炎怎麼治?

本文已影響1.92W人 

特點

專家談:膝骨關節炎怎麼治?

關節軟骨變性、在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有新骨形成。有人也稱之爲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病等。這種疾病最易侵犯膝關節、脊椎、髖關節和指關節。

臨牀表現

膝骨關節炎多發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見。病變可侷限在局部,亦可涉及到整個關節。膝關節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是其主要臨牀表現。患病關節可有持續性隱痛,活動時加劇,休息後好轉;有時可出現急性疼痛發作,同時有關節僵硬,關節活動時有彈響聲,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稍活動後好轉:上下樓或自椅子上站起時困難,關節不穩感,有時活動關節還可感覺到磨擦音。晚期可有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類型

1、原發型骨關節炎大多病因不明,起始是小關節受累,逐漸進展到大關節(如膝關節和髖關節)。

2、繼髮型骨關節炎可因關節損傷、感染或關節本身疾病所引起,如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兒童時期關節病變、各種代謝性疾病(如痛風)等。

兩種骨關節炎的晚期表現相同,表現爲關節軟骨進行性磨損和糜爛,關節滑膜腫脹和滲出。

治療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關節結構和功能,以及患者對關節恢復的期望程度來設計治療計劃。患者在疾病早期,由於症狀輕微,常常不引起重視,直至關節出現較爲嚴重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時才求醫,易喪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1、早期出現骨關節炎表現,應適當保健和預防。

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出現骨關節炎表現時,即使較爲輕微,也宜採取適當的保健和預防措施。一般而言,疼痛是膝關節病變最早發出的信息。如果疼痛較輕,可採取保守治療。此時,患者應適當休息,儘量減少關節負重,避免關節大幅度活動,上下樓梯應扶樓梯扶手,行走時可用柺杖或手杖。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對關節的負荷.患者應注意用護套保護病變關節,保證正確姿勢和體位,避免勞損和外傷,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溼受冷,在急性發作期患者可口服消炎鎮痛藥,還可關節局部外用藥物或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方法治療。

2、手術治療膝關節輕、中度破壞者。

若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已有輕、中度破壞者宜考慮手術治療,該階段宜選用保留關節面、減輕疼痛,提高功能、延緩骨關節炎發展的手術爲佳,如:截骨術,脛骨結節擡高術和鑽孔術等。年輕且病情較輕者可在關節鏡下單純作膝關節清理、沖洗術,手術創傷極小,術後恢復快。若合併患肢力線不良者可考慮截骨術以改變下肢負重力線,並同時在關節鏡下作膝關節清理,沖洗術,術後控制負重並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可改善症狀,延緩病程。當關節破壞單純集中在膝關節內側或外側者,也可考慮作膝單髁關節置換術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骨量和關節韌帶,爲今後的治療留有餘地,但目前該方法尚存在爭議。對於嚴重的膝骨關節炎,尤其是晚期患者,選擇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勿庸置疑的,它可以徹底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髖關節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是較成熱的兩種人工關節手術。隨着關節外科技術的進步,假體設計的不斷完善,外科手術成功率已達95%以上。在美國,每年約有500,00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而國內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者卻相對較少,這並非國內患者少或病情輕的緣故,其實,患者的經濟條件、生活觀念以及對該手術的認識不足纔是其主要原因。目前全膝關節置換術已成爲一種常規手術。該手術是用人工膝關節代替原來的關節表面,保留韌帶、肌腱、肌肉這些對於膝關節功能系統至關重要的組織。當破壞嚴重的膝關節通過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能徹底擺脫疼痛折磨,重新發揮關節功能,大大提高生活質量,恢復對生活的自信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