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術淺談

本文已影響6.86K人 

心臟移植術淺談

1967年, Barnard成功實施了人類首例同種異體原位心臟移植。在70年代,受心臟移植後排斥反應和感染等問題困擾,心臟移植發展進入低潮階段。隨着80年代新型抗排斥反應藥物的推出和手術技術的改進,心臟移植技術得以大幅進展。

心臟移植術分爲原位和異位心臟移植。前者先切除病變心臟,再在原位植入供心。後者是指保留患者自身病變心臟,在身體其他部位將供心與之並列連接。異位心臟移植術過程複雜、併發症較多、應用較少。
 
目前認爲,經完善內科保守治療和常規外科手術均無法治癒的各種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其他重要臟器,尤其是肺臟無不可逆性病變或影響長期生存因素的精神狀態穩定者可成爲心臟移植受體。供體選擇標準一般需符合以下條件:ABO血型相配且T淋巴細胞交叉配型陰性;無心臟病史;無惡性腫瘤與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與肝炎抗原血清學檢查結果均爲陰性;體重與受體相差小於20%等。

心臟移植後最嚴重的後果是排斥反應。同種心臟移植排斥反應分爲超急、急性和慢性3種類型。心內膜活檢是診斷排斥反應的金標準。常用免疫抑制劑包括環孢素A、硫唑嘌呤、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淋巴細胞抗體和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爲最大限度抑制各免疫機制,發揮免疫抑制劑作用,多需聯合用藥。

★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增加心臟射血、改善心衰症狀和生活質量,降低全因死亡率。

★ 左室輔助裝置(LVAD)可減輕左心室負荷、改善症狀。

★ 隨着強有效免疫抑制劑問世與移植技術的改善,心臟移植治療將逐步完善。#p#副標題#e#

       由於下列因素導致的心臟功能衰竭,適用心臟移植手術: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原發性心肌病

*心臟瓣膜疾病導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

病人合併有下列疾病時,禁忌行心臟移植術:

*腎、肺、肝臟疾病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其他威脅生命的疾病

心臟位於胸腔,把血液從肺部泵到全身。

正常心臟 原發性心臟病導致心臟擴大

心臟移植術在美國是第三位最普遍的器官移植手術(第一、二位分別是角膜移植術和腎移植術),每年在美國有超過1500的病人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健康的心臟來源於器官捐贈者腦死亡後。取出的心臟用特殊的鹽溶液保存。

病人全身麻醉後,醫生在病人胸部胸骨正中作手術切口。中斷心臟的血液供應,病人的血液通過人工管道被輸送到心肺旁路裝置,這裝置暫時代替病人的心肺功能,維持病人血液的正常氧化和循環。

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心臟被取出,捐贈者的心臟被重新縫合到病人胸腔內。

供體心臟縫合到病人胸腔內

心臟移植手術可延長患有嚴重心臟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約80%的病人術後可存活2年。與其它器官移植手術一樣,心臟移植手術的最大問題是移植排斥反應。如果移植排斥反應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達10年以上。術後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劑,當病人感覺身體情況好轉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可進行適當的日常活動。但必需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