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弘毅編劇大師談劇本 有情懷不能遠離市場

本文已影響1.21W人 

【圖】張弘毅編劇大師談劇本 有情懷不能遠離市場

劇作家說:“每個人,尤其是劇作家一定要有作家意識,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看做編籮筐做技術活兒的編劇。 ”製片方說:“僅僅依靠劇本,尤其是一個劇本,電影公司很難生存,因爲劇本離終端太遠。很多劇本,不是不好,也不是沒有情懷,爲啥拍不成電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符合拍電影的要求。 ”1月14日、15日,陝西西安易俗社,這個千年秦腔的百年老店裏迎來了一羣特殊的客人,展開了一場關於劇本創作與時代精神的大討論。在爲期兩天的時間中,一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導演、編劇感嘆當下中國影視劇價值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影視製片方、投資方對市場的高度強調。情懷與市場,成爲座談會研討的兩極。不過,與始終如一的情懷相比,中青年編劇們似乎更迫切地想要了解千變萬化的市場。要想成爲成功的編劇,需要練就怎樣的十八般武藝?電影製片方、投資方的建議頗有借鑑意義。從終端倒推劇本張弘毅是樂視影業研發、策劃總監。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公司票房排行榜上,樂視表現不俗。“每天都會接到很多人送來的劇本,作者有軍人、農民、企業老闆……但沒有一個劇本真正能拍出來,連立項都沒有。 ”面對這麼多劇本,張弘毅說,“不是沒有好的,也不是沒有情懷,但爲啥拍不成電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符合拍電影的要求。作爲發行公司,劇本離市場太遠就無法使用” 。在當前中國電影轉型時代,張弘毅認爲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中國電影正在從原來的產品驅動轉變爲營銷驅動。“民營電影公司都不是項目公司,比如光線、博納、樂視都是投資發行公司。 ”張弘毅指出,現在單靠一個項目很難養活一個龐大公司,但靠發行可以。這種做法導致的一個悲哀是:僅僅依靠劇本,尤其是一個劇本,電影公司很難生存,因爲劇本離終端太遠。這也產生了一些好處,因爲營銷、發行的力量,劇本一旦拍攝成電影,就能和終端觀衆產生廣泛聯繫。中影公司製片分公司副經理苗曉天就此建議編劇班的學員們能夠在兼顧劇本創作的同時,關注劇本以外的一些問題,比如預算。“好萊塢的編劇對預算大都很瞭解,能夠根據預算來創作劇本。目前低成本電影一千萬,高成本最多兩億多,編劇在創作時就要考慮。還有演員因素,比如三千萬投資以上的電影適合哪個演員來演?現在爲演員定製的電影很多。此外,希望編劇能夠關注電影的特效。有些特效花費很高,但也有一些可以節約電影成本。 ”苗曉天說。話題要有前瞻“大家不要奢望老闆去看劇本。老闆看不到作品的賣點,就會把劇本放到一邊。 ”張弘毅說。那麼怎樣的劇本才能賣?他總結出兩點。第一,要有品牌,比如《小時代》 ,它是‘粉絲電影’ ,有兩千萬鐵粉的支撐。但品牌畢竟是稀缺資源,這就需要劇本具有第二種品質,有創意話題。張弘毅認爲,“現在劇本的好壞與專業與否是排在第二位的評判標準。如果劇本沒有品牌,最重要是要有話題。 《北京遇上西雅圖》爲啥能成功?小三不是話題,去美國生孩子是話題。劇本的話題要能非常好地下沉到觀衆中,同時一定要有前瞻性,至少領先市場半年,爲話題效應留足空間。 ”那麼劇本本身好壞是否重要呢?張弘毅的看法是,對於主流電影公司,所謂劇本好不好,“不重要” ,一個劇本,可能通篇寫得都不好,但有一個話題可能成爲互聯網營銷的賣點,那麼在衆多職業編劇中,總能找到人把劇本改好。電影頻道一直是中小成本電影生產播放的重鎮,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責任編輯林麗寧介紹,每年電影頻道投產電影大概100部左右。在這100來部電影中,主體是電視電影,大約有四種類型:第一是主旋律電影,現在越來越看重受衆的心理需求與接受效果;第二是偏重商業的類型片,有代表性的是系列片《陸小鳳傳奇》 《水滸英雄譜》等;第三是重點扶持藝術片,比如根據作家方方小說改編的《萬箭穿心》 ,根據作家蘇童小說改編的《小火車》 ;第四個大的品種是投資院線電影,比如《建國大業》 《北京遇到西雅圖》 ,電影頻道就是投資方之一。而電影頻道2013年投資的電影大多在100萬到300萬區間。她表示:“電影頻道看待編劇眼光平等。因爲不是大投資、明星驅動、名導驅動,所以更看重故事驅動,槍戰、武打、都市題材,都比較受歡迎。 ”在劇本信息交流合作洽談中,湖南作家、編劇彭海燕以拆遷爲主題的電影作品,引起了央視電影頻道的興趣,雙方已有初步合作意向。網絡劇重短平快

【圖】張弘毅編劇大師談劇本 有情懷不能遠離市場 第2張

相對電影,電視劇對編劇又有哪些獨特的要求?“人物最重要。 ”這是小馬奔騰影視文化公司製片人趙博給出的答案。他認爲在情節、人物、故事、節奏等諸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物。“地鐵上很少有人看電影,但很多人看韓劇、美劇,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這符合碎片化的觀賞習慣。觀衆更關心事情發生後人物的命運。 ”對於編劇班中從事電視劇創作的學員,趙博給出的建議是,在寫本子時要更多關注人物,一是要知道觀衆喜歡看什麼?比如大人物做缺點、小人物做優點、平凡人物做特點;二是要注意人物的始終性。電視劇的人物一定要從始至終貫穿,不能變化,不然觀衆就跑了;第三就是對手一定要強。很多戲必須寫在對手身上,因此對手一定要不弱於主人公,如果劇本創作中主人公強、對手弱,這是不能拍的,因爲抓不住觀衆。在傳統電影、電視劇製作之外,如何利用新媒體是每一個編劇,尤其是中青年編劇都會思考的問題。優酷集團總編輯朱向陽傳遞出一些信息,他說:“我們發現40分鐘的劇觀衆看完全片的不到10 %,大家更願意接受一二十分鐘的劇。2014年,觀衆將看到15分鐘的劇,看到周播劇,其中大量是校園題材、都市題材。優酷還會嘗試邊拍邊播。以前我們不知道網劇的特點,現在知道網劇一定是短平快,包括製作的緊湊,臺詞的節奏感。 ”情懷是底線

【圖】張弘毅編劇大師談劇本 有情懷不能遠離市場 第3張

“電影是一門生意,在符合生意的條件下才能成爲藝術。 ”臣本布衣(北京)影業公司導演、製片人,同時也是編劇研修班學員的彭臣認爲,這句話精準地點通了電影的任督二脈。但是難就難在很多人不能同時兼顧這二者。對於編劇而言,價值觀、情懷、責任,這些看起來有些“虛”的問題是否重要?編劇蘆葦的話或許值得人們思考。他說:“價值觀不能保證作品成功,但能保證作品不犯低級錯誤。底線沒有或模糊了,就會出現問題。 ”劇作家羅懷臻也指出,具有了空間的作品往往以犧牲時間爲代價,有些作品轟動一時,幾年之後煙消雲散;但有的老劇作家,直到晚年,人們依然尊重他們。“凡是今天仍然有藝術生命的作品,都是不經意間傳達了寫作時期的社會心情。我的感受可能很有限,但真誠傳達出來,就可能成某個階段、某個族羣、某個年齡段的人的代言者。 ”由此可見,要想成爲編劇界的武林高手,僅有十八般武藝顯然是不夠的。價值、情懷、責任,能保底不讓編劇犯低級錯誤,同時也是檢驗一個好編劇至高的標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