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關於林正英的資料大起底 茅山道長形象深入人心

本文已影響2.63W人 

【圖】關於林正英的資料大起底 茅山道長形象深入人心

在香港的殭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鍾發、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唸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爲香港殭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對殭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爲它付出了不少心血。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殭屍片由於被衆多跟風之作反覆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衆時,林正英爲避免香港殭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殭屍融入香港殭屍片中,他於1989年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結合”的最佳範本,該片不僅將民間“養鬼”之說改成“養小殭屍”,道長與小殭屍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對敵!而且大膽引出西洋吸血殭屍,來一場中西大戰,影片最熱鬧新奇之處便是茅山術降不住西洋殭屍,一眉道人無奈之下用炸藥爆破,卻仍然不能奏效,最終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殭屍,方纔大功告成。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長與基督教徒的“雞同鴨講”、茅山術與西方殭屍鬥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觀衆大爲受落。影片上映後票房過千萬,雖因林正英不計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卻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殭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殭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打響1990年殭屍電影第一炮的,是與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錢月笙、陳會毅,兩人合作的《捉鬼閤家歡》名爲“捉鬼”,實爲“收藏殭屍”,鬼倒是有一個,卻是忠心耿耿的“鬼僕”。影片最有創意的地方是開篇用現代科學儀器給殭屍做實驗,本來很有搞頭,可惜沒有深入,最終只淪爲一個小噱頭而已。林正英在這年也拍出一部《驅魔警察》,從民初走向現代,沿襲了劉鎮偉《猛鬼差館》中警察拍檔與屍魔鬥法的模式,不過玩的仍是茅山術,算是茅山殭屍片與警察搭檔破案兩大類型片的綜合體。至於擅長中西混合的劉鎮偉,在稍後的《屍家重地》中,表面看來似乎向本土傳統殭屍片取經,並夾以盜寶情節,實質上卻是借殭屍題材調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殭屍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張狂。一羣人在舞臺上假扮荊軻、王昭君胡搞亂唱、意圖接近秦屍然後滅之的橋段,充滿戲謔,實是劉鎮偉喜劇風格的最佳體現!

【圖】關於林正英的資料大起底 茅山道長形象深入人心 第2張

其實,若論香港的殭屍片中將民俗傳統與西洋吸血殭屍結合得最爲荒誕的,應首推陸劍明導演的《殭屍醫生》。影片從醫生林保怡在英格蘭與女吸血鬼陳雅倫在一夜風流時被咬,事後回港逐漸呈現西方吸血殭屍症狀:如懼怕陽光、貪食患者鮮血,喜着黑色斗篷、晚上睡覺甚至如蝙蝠倒懸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運功將他治好。孰料此時吸血鬼伯爵趕到香港,於是衆人與其在醫院展開血戰,眼看不敵之際,林保怡等三名男醫生竟然被劉、關、張蜀漢三傑附身,最終戰敗西洋吸血殭屍!無可否認,《屍家重地》與《殭屍醫生》的編劇都有信馬由繮的超強想象力,但如此單純爲搞笑而搞笑的荒誕不經,觀衆似乎並不買帳。相比之下,倒是德寶公司製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電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幾部殭屍片中最受歡迎,林子祥所飾的吸血鬼李伯爵,身處歐洲古堡,身着黑色禮服,如西方哥特文學中的貴族吸血鬼一般優雅,影片情節亦是有吸血、有驚情,有惡鬥、有浪漫,頗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韻,只是少了些驚恐怖的氣氛罷了。這與之前香港的殭屍電影只顧胡亂抄襲和盲目嫁接,卻從不理會西方吸血鬼與殭屍原來有本質不同的做法大相徑庭,可稱得上香港殭屍片向國際化靠攏的一次大膽嘗試。

【圖】關於林正英的資料大起底 茅山道長形象深入人心 第3張

林正英,原名林根寶,1952年12月27日出生於香港,香港藝人。1963年,跟從粉菊花師傅學習京劇。1969年,17歲的林正英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1971年,參演了第一部電影《唐山大兄》並擔任武術指導。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並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95年,林正英獲亞洲電視(亞視)以百萬高薪禮聘演出電視劇《殭屍道長》,由此林正英的電視生涯開始,這套電視劇亦被視爲林正英影途的起死回生之作。但令人遺憾的是在1997年11月8日傍晚,林正英因肝癌晚期,在九龍聖德肋撒醫院與世長辭,終年45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