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快個頭小很劇烈......強對流天氣預警難在哪

本文已影響1.16W人 

發生快個頭小很劇烈......強對流天氣預警難在哪

6月8日,新疆庫爾勒出現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人民視覺

進入夏季,我國多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天氣預報預警中時常出現“強對流天氣”的身影。

到底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對這種天氣的預報難在哪兒?預報中怎麼才能更準確、及時地“捕捉”到疾風驟雨?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爲您解疑釋惑。

冷暖空氣劇烈交匯產生強對流天氣

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張小玲解釋道,冰雹、雷雨大風、龍捲風等都屬於強對流天氣,這種天氣普遍持續時間比較短,降水強度大,“例如下得急、雨點兒特別大的暴雨天氣。”

爲什麼一到夏天,強對流天氣就強勢登場?“從強對流天氣的命名就能看出,它需要的能量比一般天氣更強。溫度越高、溼度越大,空氣中所包含的能量就越大,因此夏季發生強對流天氣的概率更高。”張小玲表示,雖然從全國來看,夏季是強對流天氣最高發、最集中的時段,但並不意味着我國每個地區都會在夏季迎來強對流的高峯期。以華南地區爲例,三四月份經常下冰雹,但到盛夏反而少了。“強對流天氣一定要有充足的能量才能發生。但並不是溫度升高就一定發生,它更需要冷暖空氣劇烈交匯。相當於兩軍作戰,雙方勢均力敵、打得焦灼,戰況纔會激烈。”

強對流天氣不僅能量大,影響也大。對流性、突發性的短時間強降水,可能造成城市內澇,引發山洪等地質災害;下擊暴流(強下沉氣流)會造成向下的大風,影響航空安全;大風會造成高空墜物,對公衆和高空作業者造成威脅;冰雹會砸壞屋頂,還會造成農作物減產、絕收;強雷電可能直接致人傷亡,還會破壞電力系統。“一旦出現強對流天氣,要及時預警,趕緊防禦躲避,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張小玲說。

強對流天氣不容易被發現。即便發出預警,有時也很難打出足夠的提前量

5月7日廣州遭遇大暴雨,預警信息凌晨發出,只比暴雨到來提前了一兩個小時。像這樣的強對流天氣,能不能提前更多時間發出預警,給大家留出足夠多的應對時間?

張小玲表示,強對流天氣的預警是國際上難度最大的預報難題,比其他天氣的預報準確率低。這與其自身特點有關,強對流天氣往往非常劇烈,時間和空間的尺度都很小——時間短,一兩個小時內就發生、發展、結束;區域小,以北京市爲例,可能海淀區在下冰雹颳大風,而朝陽區就沒事。正因爲發生快、個頭小,所以強對流天氣不容易被發現。即便發出預警,有時也很難打出足夠的提前量,甚至提前半個小時預警已實屬不易。

一方面,因其“飄忽不定”,強對流天氣的歷史數據積累不足,不利於人們認識和分析其規律。現代天氣預報基於計算機數值模式,如果缺乏大量基礎數據,模式裏的計算方程和假設可能就不合理,從而影響預測的精度,限制預警能力。美國是全世界龍捲風最多的地方,1948年一個空軍基地的幾十架飛機被龍捲風摧毀,這一事件開啓了美國對龍捲風預報的研究。將近70年過去了,美國依然無法做到對龍捲風的百分之百預警。張小玲介紹,中央氣象臺在2007—2008年開始嘗試發佈強對流天氣預警,至今不過十年,依然處於初始階段。

另一方面,強對流天氣的“捕捉”難度大,對觀測儀器有更高要求。張小玲解釋,廣州5月7日的暴雨,是尺度非常小的強對流天氣,從全國組網的雷達監測上看起來,就是幾個像素點。預報員需要根據雷達和自動氣象站的觀測結果進行研判,判斷強對流天氣是否屬實,然後再發出預警。由於強對流天氣影響大,而且會迅速被現實檢驗,預報員在判斷是否發出預警時會非常謹慎,爭取掌握準確信息後才發佈,避免“空報”“誤報”。這一過程花費的時間,影響了預警信息的提前量,也會讓一些預報、闢謠“姍姍來遲”。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以京津冀地區6月22—23日的暴雨爲例解釋道,針對局地強對流活動,預報員會通過臨近預報進行滾動更新。降雨預報具有不確定性,一方面來自於預報員對大氣運動的理解和實際大氣運動機理有所偏差,數值模式不能百分百模擬大氣變化,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數值預報是很複雜的方程運算,觀測數據哪怕只有很細微的偏差,都會在運算後被放大,預報時效越長,偏差越大。這些因素導致預報變得困難。

依託新技術手段打通預警“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氣象部門通過提升技術水平等方式,提升了強對流天氣預測預警的精準度。“過去,由於資料不足、技術有限、人手不夠,我國對強對流天氣的研究較弱。但隨着近十年的發展,國家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相關研究已經在加強。”張小玲介紹,2016年底我國發射的“風雲四號”衛星,能做到對整個中國區域的全覆蓋,觀測到雷達力所難及的地區。此外,全國已有五萬多個氣象觀測自動站。“數值預報方面,目前中國已經能實時運行可分辨率對流的公里尺度數值模式,這是對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有很高要求的。現在的技術發展已經遠遠超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呈指數型增長態勢。”

要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效果,還需突破預警傳播的“最後一公里”瓶頸。有時,預警信息及時發佈出去了,但有的公衆沒有收到或不夠重視,有的公衆並不知道“暴雨藍色預警”“大風黃色預警”等意味着什麼,沒有采取適當的防禦措施,結果造成財產損失甚至人身傷亡。

“具備各種現代化預警手段的城市,近些年也頻頻出現強天氣帶來的公共安全事件。”張小玲舉例說,有時是建築工地的工人看到預警了,但躲的地方不對,雷雨大風期間躲進防風抗雨能力很弱的工棚,最後工棚倒塌導致傷亡;有時是收到預警了,卻沒考慮到隱藏的威脅,工人都撤離了,高空作業的塔吊沒有及時收好,被狂風吹翻導致人員傷亡。

張小玲表示,氣象部門應繼續加大宣傳和科普力度,讓氣象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地,並藉助新媒體的平臺,利用“互聯網+”,將預報預警信息融入更多渠道,例如,應用可以發出“前方三公里有積水”等具體預警的智能導航系統,提升公衆預報的便利性。“相關單位和企業還需要提升自己對預警信息的認識,落實應急措施。僅靠氣象部門是不夠的,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

氣象專家提醒,公衆也要對各類預報預警信息“多留個心眼”。“要注意氣象部門發佈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即便你所在的地區不在降雨預報預警覆蓋範圍,只在周邊,但因有些降雨分散性強,也必須及時關注預報和實況信息。另外,不要隨便聽信網上非正規渠道來的不實信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說。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